聚焦两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分紧迫

校具邦 官方
2021-04-01 10:25:26
[导读]两会上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提出。

北京眼科医生陶勇表示,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高中有80%,非常严峻。近视会使眼球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保护视力要牢记“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建议,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包括视力状况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切莫牺牲孩子的视力来换取高分数和好成绩”。

全国政协委员王宁利指出,近视防控不是一件小事,若是防控不好,孩子就会从近视变成高度近视,进而变成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远不是戴眼镜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残致盲。

他强调,近视防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户外活动。保证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两个小时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控制近视患病人数和已经近视者的近视度数,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科学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往往都是身体素质好的孩子。所以更需要强身健体防近视,强身健体增脑力。”

全国人大代表毕宏生代表建议,将近视防控节点前移至0岁,幼儿园常态开展近视筛查。他表示,当前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小学,对婴幼儿时期(更早时期)的近视问题关注度较低。而我们知道近视一旦形成就不可逆,眼轴一旦被拉长就不会恢复。要想进一步降低近视发病率,近视防控节点有必要前移。因此,建议将近视防控节点前移至0岁,从孩子出生就进行新生儿眼保健和视力检查。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校具邦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校具邦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注 分享 收藏